申报周期
自2017年11月启动运营以来,山西通过雁淮直流持续扩大晋电外送华东市场,2019年首次实现晋电入浙,2021年外送江苏电量超过270亿千瓦时。
促进煤炭供需平衡,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。这是调研中煤炭和煤电企业的共识。
煤炭行业必须勇敢地迎接挑战,走出市场好时无心转型,市场差时无力转型的怪圈,坚定不移地走好转型发展之路。受来水不足(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0.9%)影响,全国火力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11.9%。节约用能不仅是美德,在电力、煤炭紧缺的情况下尤为重要。10月12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》,决定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。2002年,国家放开电煤指导价格,煤炭行业彻底市场化。
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,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,这在最近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出台的《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》、国务院出台的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,以及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》白皮书中得到集中体现。专家表示,只有发挥好煤炭兜底保供作用,以及煤电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作用,始终牢牢守住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底线,才能有效避免新能源间歇性、波动性问题,推动能源转型平稳过渡。随着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回升,电厂日耗达到峰值后将逐步走弱。
近日,鄂尔多斯地区煤炭日产量稳定在260万吨左右,销量略低于产量,在市场延续下行趋势中,下游用户观望暂缓采购,煤矿拉运车辆较少,煤企销量下滑,场地存煤增加。产地供应虽有收缩,但在保供退出前产量同比仍将维持增长状态。至于煤价能否跌破长协价,还需关注煤电长协签约情况,大企业出货意愿、销售策略等变化。未来11-20天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~3℃,其中西北地区、华北北部、江南西部等地偏高幅度可达4~5℃。
目前全国重点电厂库存近1.1亿吨,高库存下主动去库动力增强,从近期供煤量来看,电厂已经开始主动去库,但去库力度偏弱,预计电厂高库存将延续至2月份。发运减量会导致港口大幅累库预期降低,但在港口高库存下,随着货源流动性增强,港口库存变化对煤价的影响将减弱。
下游方面,电厂依靠高库存,主动减少采购,刚需用户则推迟采购等待煤价继续回落。近日,受发运倒挂叠加贸易商对后市持悲观预期,发运积极性降低,铁路发运量出现回落,大秦线运量降至120万吨,日运量减少10万吨,呼铁局批车量下降10余列。随着长协锚定效应增强,预计现货煤价将继续向长协价靠拢,之后在长协支撑下煤价跌幅逐步收窄,但能否跌破长协价仍需关注供需两端等形势变化。产地方面,整体供应略有收紧,一方面,临近年底,部分煤矿检修;另一方面,下游需求转差,部分煤矿被动减产,但整体供应仍处高位。
在目前市场状态下,贸易商发运减量属于正常现象,预计在煤价平稳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难以明显提升,但后期随着坑口煤价跌幅加大,发运倒挂现象会有缓解。北港锚地船量处于高位,短期调出量将保持高位,港口有小幅去库预期,但1月中旬后,随着船量下降,港口库存将企稳震荡回升。受春节假期影响,进入1月中旬后,电厂日耗回落幅度将逐步增大,预计高日耗持续10余天后,拐点将到来。随着日耗走弱,下游采购积极性将继续降低,在港口及终端库存处于高位下,1月份煤价反弹可能性较小。
目前从供需来看,需求端支撑持续不足将促使煤价延续下行走势,跌破长协价可能只是时间问题。当前,市场悲观情绪仍较浓厚,煤价继续下跌预期仍较强。
目前,对煤价支撑最大利好因素是铁路发运量下降。港口方面,贸易商出货积极性较高,受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影响,下游采购意愿不强,买方市场主导下,终端议价能力增强,还盘压价空间较大。
中游环节,港口库存处于高位,截止12月29日,北方九港库存为2220万吨,同比增加483万吨,处于近年同期高位水平;全国主要港口库存在5000万吨左右,同比基本持平。自上周二,神华外购价大幅下调以来,市场悲观情绪不断蔓延,产地和港口煤价加速下跌,近日港口煤价维持每日20-30元/吨的幅度下跌,截至12月30日CCTD环渤海5500K现货参考价为806元/吨,已跌至长协限价区间的上限850元/吨以内。未来10天,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,大部地区气温逐步回升,气温接近常年。需求端,日耗拐点临近。供应端,继续维持高位。下游电厂将持续去库
目前全国重点电厂库存近1.1亿吨,高库存下主动去库动力增强,从近期供煤量来看,电厂已经开始主动去库,但去库力度偏弱,预计电厂高库存将延续至2月份。目前从供需来看,需求端支撑持续不足将促使煤价延续下行走势,跌破长协价可能只是时间问题。
港口方面,贸易商出货积极性较高,受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影响,下游采购意愿不强,买方市场主导下,终端议价能力增强,还盘压价空间较大。中游环节,港口库存处于高位,截止12月29日,北方九港库存为2220万吨,同比增加483万吨,处于近年同期高位水平;全国主要港口库存在5000万吨左右,同比基本持平。
当前,市场悲观情绪仍较浓厚,煤价继续下跌预期仍较强。产地供应虽有收缩,但在保供退出前产量同比仍将维持增长状态。
在目前市场状态下,贸易商发运减量属于正常现象,预计在煤价平稳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难以明显提升,但后期随着坑口煤价跌幅加大,发运倒挂现象会有缓解。随着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回升,电厂日耗达到峰值后将逐步走弱。未来10天,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,大部地区气温逐步回升,气温接近常年。随着长协锚定效应增强,预计现货煤价将继续向长协价靠拢,之后在长协支撑下煤价跌幅逐步收窄,但能否跌破长协价仍需关注供需两端等形势变化。
未来11-20天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~3℃,其中西北地区、华北北部、江南西部等地偏高幅度可达4~5℃。下游方面,电厂依靠高库存,主动减少采购,刚需用户则推迟采购等待煤价继续回落。
供应端,继续维持高位。北港锚地船量处于高位,短期调出量将保持高位,港口有小幅去库预期,但1月中旬后,随着船量下降,港口库存将企稳震荡回升。
近日,鄂尔多斯地区煤炭日产量稳定在260万吨左右,销量略低于产量,在市场延续下行趋势中,下游用户观望暂缓采购,煤矿拉运车辆较少,煤企销量下滑,场地存煤增加。目前,对煤价支撑最大利好因素是铁路发运量下降。
至于煤价能否跌破长协价,还需关注煤电长协签约情况,大企业出货意愿、销售策略等变化。自上周二,神华外购价大幅下调以来,市场悲观情绪不断蔓延,产地和港口煤价加速下跌,近日港口煤价维持每日20-30元/吨的幅度下跌,截至12月30日CCTD环渤海5500K现货参考价为806元/吨,已跌至长协限价区间的上限850元/吨以内。近日,受发运倒挂叠加贸易商对后市持悲观预期,发运积极性降低,铁路发运量出现回落,大秦线运量降至120万吨,日运量减少10万吨,呼铁局批车量下降10余列。随着日耗走弱,下游采购积极性将继续降低,在港口及终端库存处于高位下,1月份煤价反弹可能性较小。
受春节假期影响,进入1月中旬后,电厂日耗回落幅度将逐步增大,预计高日耗持续10余天后,拐点将到来。发运减量会导致港口大幅累库预期降低,但在港口高库存下,随着货源流动性增强,港口库存变化对煤价的影响将减弱。
下游电厂将持续去库。需求端,日耗拐点临近。
产地方面,整体供应略有收紧,一方面,临近年底,部分煤矿检修;另一方面,下游需求转差,部分煤矿被动减产,但整体供应仍处高位接下来,煤价不再犹豫,向上直线上涨,至10月17日,史上最高煤价2600元/吨就此形成。